首页

>

人物列表

>

现代人物

闫志奇

摘要:闫志奇, 男, 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2002年11月任东坑镇黄家峁村村委会主任; 2005年7月任东坑镇黄家峁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11月任东坑镇副镇长兼黄家峁村党支部书记。2013年,闫志奇被聘为榆林市科技特派员。先后荣获榆林市“劳动模范”,榆林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个人”,“全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个人”,“为民务实清廉”好村官等荣誉称号。

 

 

闫志奇, , 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2002年11月任东坑镇黄家峁村村委会主任; 2005年7月任东坑镇黄家峁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11月任东坑镇副镇长兼黄家峁村党支部书记。2013年,闫志奇被聘为榆林市科技特派员。先后荣获榆林市“劳动模范”,榆林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个人”,“全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个人”,“为民务实清廉”好村官等荣誉称号。

 

 

东坑镇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结合带,千年的沧海桑田,居住在这片土地的民族部落繁衍更迭,孕育出热情、厚道的东坑人,织就出陕蒙风情交汇的民俗文化,这里有热烈悱恻的信天游,这里有滑稽戏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靖边跑驴”,这里有传承千年的陕北大秧歌,这里有古拙质朴的窗花剪纸艺术等等。但在七八十年代这里的农业生产和经济还相当落后,直到1987年人工挖通第一口灌溉井才改写了东坑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

 

探索新路子 带富乡亲 

 

 

 

 

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但闫志奇却有着敢于创新和尝试的勇气。当选村支书前,凭借自己的本事富了起来,已经是一个拥有上百万资产的公司总经理。可当他看到村里的人们依然过着穷日子时,内心感到十分酸楚,带农民致富的念想占据了他的内心。

200211月,闫志奇放弃了稳定可观的收入,毅然挑起重担,当选村镇黄家峁村主任。他走访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征求意见和建议,寻找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他发现,在农村,真正能让百姓富起来还是要从农业入手,而农业要有竞争力就必须要有科技注入。从这个角度入手,几年内,黄家峁村的农业发展已很有起色。但闫志奇并不拘泥于“小富即安”。他说:“虽然黄家峁村经济发展当时已经迈上了较高的水准,但如果就按照那时的路子发展下去,我们村还定会落后,如果再没有一个好的产业支撑,农民收入再不会增长。”2007年以来,闫志奇先后多次到山东、宁夏、内蒙古等地考察、调研,学习发展现代农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再加上镇政府的引导和黄家峁村的实际情况,他大胆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来发展设施农业。

 

刚开始发展设施农业时,村民们不理解也不愿意参与。在他们看来,祖祖辈辈种大田才是好收成的保障,而且设施农业投入多,万一有个闪失他们承担不起。但闫志奇还是耐心地给农民们讲解、分析设施农业的优势、利益,组织种植大户外出参观,并且自己率先种植了10亩拱棚蔬菜。在他的引导下,黄家峁村当年种植750亩拱棚蔬菜、300亩胡萝卜、2300亩玉米,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4000元提高到了7800元。除种植农作物外,他带头推广温棚养猪、舍饲养羊,从外地帮助村民调回优质猪、羊品种,仅养殖一项就使全村农民增收30多万元。

村里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但实实在在让农民创收还需要打通市场。闫志奇经过慎重考虑,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于2008年成立了靖边县东坑镇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把村民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全村共发展冬暖式日光温棚32座、大型钢架拱棚1050座,引导农民种植辣椒、番茄、黄瓜、架豆、西瓜、香瓜等品种,亩产值均已突破1万元。他还争取资金318万元建起了蔬菜制冷保鲜及批发交易市场,解决了蔬菜丰收后保存时间短的难题。

 

 

几年下来,闫志奇发现外地商家对合作社的信任度并不大,觉得合作社制度、规章不健全,而且农民的风险承担意识较弱 2007年,黄家峁村时任村支部书记闫志奇在村上集体示范种植了200亩胡萝卜,当年获得丰收,亩产值3500元,让黄家峁村村民首次尝到了大规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甜头,也拉开了东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现在黄家峁村农民的收入与2008年、2009年相比每户每年总收入提高了30%多。于是他又在2010年创办了靖边县鸿丰农产品有限公司,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该公司创办以来与商家签订的销售协议总值达亿元。

       

 

 

尝到了甜头的黄家峁村,第二年胡萝卜种植面积迅猛地扩大到6000亩,同时建起了东坑镇第一个拱棚,成立了第一个合作社,建起了清洗、包装车间和冷库,进行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加工。同年,第一车胡萝卜出口到越南。

200亩到上万亩,再到5万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不仅席卷了整个东坑镇,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产生。

2015年东坑镇的菜农任喜军仅种萝卜一项收入超百万元;东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出现了“百万元田”……

 

 

闫志奇是个‘能耐人’,知道得多,我们地里的菜出现问题都找他来治。”走进靖边县东坑镇黄家峁村,说起闫志奇很多村民都说着类似的话。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18年,东坑镇仅蔬菜种植8.2万亩,其中胡萝卜5万亩,辣椒、芹菜等3.2万亩。农业总产值12.3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万元,超过全县农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12.85%。

    

 

 

“这几年我都没有午休过,整天都很忙,送种苗、讲技术、搞培训、看长势、跑市场,有时候感觉非常非常累,但是很充实,看到乡亲们富了、村里有了新农业,我的心里也踏实了。”闫志奇说,虽然经历过发展中的曲折,但收获后倍加喜悦,能带领黄家峁村1500余名群众走上富裕之路,就是一个科技人最大的收获。

目前,该镇已累计发展起设施棚栽果蔬1.6万亩,约有1.5万户农民种蔬菜,占农户总数的80%以上,其中红萝卜约有六成出口国外,蔬菜销售额达10亿多元。

 

     乡村要振兴 产业是关键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闫志奇在副镇长期间坚持提质增效、产业振兴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加强全镇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品牌化建设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四大体系”建设;着力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实验示范上下功夫,不断引进蔬菜新良种、新技术,通过科学规划,形成集中连片设施种植5200亩,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17万亩,设施温拱棚种植1.05万亩、智能化育苗16处,马铃薯制种基地300亩、薯库31处,建成蔬菜保鲜库35处,各类合作社、蔬菜代办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8家,全镇形成了从智能化育苗、到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到设施化提前延后、到市场化销售服务、最后到现代化冷链保鲜运输的“产、供、销”设施蔬菜全产业链条。2020年、2021年东坑镇连续两年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2022年以来,闫志奇大力倡导  东坑镇要以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为切入点,围绕“户保洁、村收集、村监管、镇运转、镇考核”环境卫生整治主线,以更高的标准推进蔬菜垃圾、柴草秸秆、农村污水、畜禽养殖治理等各项工作,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路、电、水、气等基础设施领域,出实招求实效,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打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攻坚战。

 

 

闫志奇提出今后五年,东坑镇将立足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谋篇布局,强化落实,精准施策,不断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生态环境为支撑,大力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道路绿化美化、厕所革命和碳汇林建设,加大对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的日常管护,全力打造“高颜值”乡镇;坚持产业发展为主线,全面推进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膜下滴灌、节水设备生产、羊子产业园建设等,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引进涉农经济组织,形成种养互补、互利循环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全力打造“产业优”乡镇;坚持基础建设为保障,多方争取资金资源,强化水利、道路、电力等硬件设施改善,依托镇区市政工程、校园医院设施建设、集镇风貌改造提升等,不断加强教育、医疗、文化、民生保障,将东坑镇打造成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镇和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的标杆。

多年来,闫志奇始终坚持让产业兴、让百姓富、让乡村美的理念,默默耕耘,收获颇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能人”。

 

 

 

电话:18392682771

QQ:1481885173

邮箱:lnr029@126.com

咨询热线

咨询电话
029-8438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