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列表

>

现代人物

郭武军

摘要:郭武军,当选为县人大代表,荣获“劳动致富带头人”、“致富能手”、“模范村委会主任”、“最美村官好搭档”,被渭南市委组织部授予“农村致富领富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现任澄城县韦庄镇东白龙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国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国通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法人,澄城县龙兴冬枣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郭武军,当选为县人大代表,荣获“劳动致富带头人”、“致富能手”、“模范村委会主任”、“最美村官好搭档”,被渭南市委组织部授予“农村致富领富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现任澄城县韦庄镇东白龙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国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国通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法人,澄城县龙兴冬枣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郭武军个人简介

   郭武军,男,汉族,1971年1月生,澄城县韦庄镇东白龙村人,共产党员,2015年11月参加工作,中专毕业,现任澄城县韦庄镇东白龙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国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国通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法人,澄城县龙兴冬枣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澄城县业善中学学习;1990年9月至1994年7月渭南兴华技术学校学习;1994年至2002年在外务工;2003年至2006年任中铁十八局一处四公司沙特项目部施工队长;2007年至2015年任渭南正腾劳务有限公司经理,2015年成立渭南国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 2015从事冬枣种植,2016年2月担任东白龙村委会主任,赴县人大代表。2016年4月创建市级冬枣示范园,2017年六月被渭南市委组织部授予农村致富领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年6月被澄城县县委评为最美村官,2018年获得全国一村一品冬枣示范村,2019年考取高级园艺师,2019年被澄城县委评为创富领富优秀带头人,2019年三月担任东白龙村大棚冬枣、酥梨管理指导员,2019年10月担任东白龙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在任期间,先后为东白龙村新建文化广场、道路硬化、美化、亮化、整村污水管网铺设、新建污水处理站等。并发展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注册东白龙牌龙兴冬枣品牌、冬枣质量安全有机认证,并带领党员干部多次外出学习,在郭武军的带领下,通过国通劳务有限公司、澄城县龙兴冬枣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相关平台,先后带动全村百余户农民先后就业、脱贫致富。

 

    合作社目前带动贫困户入园务工2000多人次,82户贫困户全部参股分红,全村从事冬枣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全村总农户的65%,50多名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高级职业农民7名,中级职业农民20名,85%的果农掌握了冬枣各生产环节的作务技术,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冬枣质量不断提升。

                                                       

 

    2020年全村冬枣总产量达到8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6400余万元。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被评为陕西优质冬枣供应商。(东白龙)果品商标在全国品牌宣传调研推广活动中,被荣选为中国著名品牌。陕西省农业厅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地产品认定。产业园区总共销售额350余万元。

 

 

郭武军先进事迹材料

郭武军,一位朴实的关中汉子,自从201511月当选澄城县韦庄镇东白龙村村主任,他始终保持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责任心强、乐于助人、先人后己优秀品质,赢得了广大村民和村领导班子的一致好评。

                                               

 

凭着勤劳、踏实的精神,当选县人大代表,荣获劳动致富带头人、致富能手、模范村委会主任、“最美村官好搭档”、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渭南市委组织部授予“农村致富领富优秀共产党员”,他的优秀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系家乡,回乡创业,他是不忘本的创业人。

1990,郭武军中专毕业后,便开始在外务工,十几年不懈拼博,使郭武军增长了见识,积累了资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村里有名气的“在外能人”。但他始终牢记自己的根在那个贫苦的东白龙村。他一心想为改变家乡面貌做一番事业。2003年,他所在的工程队要去国外完成一个项目施工,需要工人,这让他想到了村子里那些有工匠手艺的乡亲们,“自己富起来不如带着大家一起富起来”,本着这个朴实的想法,他创建了国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召集愿吃苦、想致富的年轻人一起外出务工11年间,为全村300余人提供劳务输出就业岗位,这些乡亲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致了富。                                       

 

他还关心村级集体事业的发展年以来,他坚持每年为村里的文化事业、公益事业捐献3000元至5000元,自己出资1.5万元安装路灯64盏,资八万元修建村民健身娱乐广场

二、不畏艰难,开拓创新,他是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刚被选为村主任时,如何变换角色,尽快胜任新岗位的工作郭武军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始终做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把群众的温暖始终挂在心头。几年来,他就是凭着这种精神,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郭武军带领东白龙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体要求,理清思路,大胆探索,创建东白龙集体产业园。产业园于20164月初建,规划占地面积4100余亩,两年陆续新建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58座,园区交易中心、办公区、果品分拣区全部建成,水、电、路、网、讯全部到位。201612月被评为市级示范园区,2018年东白龙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陕西优质冬枣供应商。电商平台稳定持续运营,冬枣上市季节日均销量达2000-2500斤。园区新建50樱桃钢架棉被大棚以初步挂果,2022年新建果蔬加工厂一座,每年为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0到15万元。2021年底集体经济收益53万元22年61.3万元、23年65万元。东白龙产业园以“党委+园区+”的发展模式,先期带动81脱贫户实现分红收益,后期将实现所有集体经济成员全覆盖分红

                 

 

东白龙也是一个多元化的杂果产地,拥有冬枣、酥梨、葡萄、红提、桃、李、杏等,水果品种多达20余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支持下,东白龙村集体经济、环境卫生、群众增收、基础设施、人文素养得到明显提升,202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300。新时代,东白龙加快产业123融合发展,新建果品加工厂一座,完善营销管理服务中心职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东白龙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群众收入、人居环境将会得到更好、更大的提升。

三、勤勤恳恳,敢于担当,他是家乡人民最亲的人。

东白龙村作为澄城县确定的贫困村,面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群众发展产业方向不明,精神支柱不强的实际,郭武军迎难而上,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在泥腿子中找金点子,找出了一条带领全村人民富起来的阳光大道。郭武军说:作为人民代表,作为村委会主任,我一定牢固树立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村民的贴心人,创造东白龙更加美好的明天

                                           

 

四、主要思路及措施

1、建强一个班子,探索一套模式。2016年,镇党委政府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优化调整,搭建了平均年龄45岁的村两委班子队伍,将在外经营劳务企业的郭武军吸纳进村两委班子。在换届选举中,郭武军全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上任后,聚焦脱贫攻坚政治任务,着力解决村级集体没有收入和运转困难的问题,从产业脱贫、产业振兴入手,形成了“产业园+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思路,并前期垫资300余万元,搭建产业园区、合作社的框架雏形。2017年,东白龙村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的指导下,遵循《陕西省“三变”改革工作导引》,厘清村集体资源1130亩耕地、资产847万元,明确了2848名村民为集体经济股东身份,成立了东白龙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建立了4411”分配模式,即集体经济收益的40%用于集体经济再发展,40%用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10%用于脱贫户、移民户(各5%)分红,10%用于村组干部激励资金。通过“三变改革”,为集体经济凝聚了发展资源新经营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村两委盘活集体各类资源资产,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到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机制灵活、利益享的经营模式形成了集体经济增活力、人民群众有动力、乡村振兴有潜力的顶层设计。                                                                                 

                                        

2、找准一个产业,做大一个园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新生的东白龙村充分借鉴周边县市成功经验,在综合分析气候、土壤、温度、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将冬枣产业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导产业。整合各方面资金,投资1200余万元,规划建设面积60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村集体经营面积480亩,有58座标准化冬枣温室大棚、100亩阳光玫瑰高标准葡萄园、50亩钢架棉被樱桃、30亩珍珠杏、果蔬加工厂等。延伸了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产业园水、电、路及灌溉设施均配套到位。为解决技术问题,该村聘请技术成熟村民进入园区务工,充分发挥“土专家”作用指导村民种植冬枣。同时,坚持选优品种、逐年扩面、完善设施、农技支撑、品牌推广、畅通销路,冬枣产业发展逐步成熟,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村民产业与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良性互动。2018年,该村成功入选第八批全国冬枣“一村一品”示范村。

                                             

 

3、抓住一个机遇,趟出一条路径。“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是关键。”在东白龙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过程中,正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期,各类惠农支农政策和资金为村产业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16年至2023年,该村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投入各类扶持资金4000余万元,其中直接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将近600万元。正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该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条件大为改善。同时,该村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和技术改进,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健全种植、冷藏、加工和物流等产业链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冬枣鲜果附加值,实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输血”到“造血”的历史性转变。                                         

五、主要成效

1、增加了农民收入,如期实现了脱贫。“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该村产业园运营过程中,坚持把联农惠农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初心使命。园区常年务工人员20余人,农忙季节临时务工人员达到100余人。并连续4年为参与建园的38户脱贫户分红,户均分红5000元,2018年实现了脱贫目标。

2、擦亮了农业品牌,壮大了主导产业。成功注册东白龙冬枣品牌,完成绿色产品认证,建立电商销售平台,与明康汇和永辉超市等公司建立了长期的供销合作关系。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该村冬枣种植面积由1200亩扩大到3100亩,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7200元增长到2021年的14300元、2023年的16300元。

3、壮大了集体经济,反哺了民生事业。村级集体经济的稳定收益,为改善民生事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近年来,该村花费5万元改善6个自然村巷道LED路灯亮化,8万元解决东、西白龙自然村常年排涝问题,每年拿出35000元解决13名组长及村部门卫每月200元的补贴问题。

                                           

 

4、强化了党建引领,拉近了党群关系。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收获了各方帮扶、完成了脱贫攻坚、改善了乡村面貌,村民普遍觉得发展产业有底气、幸福生活有指望,增强了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政治意识。

 

 

 

 

电话:18392682771

QQ:1481885173

邮箱:lnr029@126.com

咨询热线

咨询电话
029-84386410